close

上次說到倒垃圾時,那位有點障礙的鄰居。

現在他不知道為什麼,跟我變很好了!

昨天去倒垃圾,他就直接拉著我,去幫垃圾車「卡位」。

 

至於阿婆們,

正在跟一位外省阿伯吵里長的事,所以不理他。

其實他因為長相的關係,好像本來阿婆們就不太想理他……

 

為什麼拉我去卡位?好像是他會怕。

我一看,紅線的地方已經被一輛車違停了,

他好像不知道怎麼辦。

確實也是,如果要他跟車主說明,大概是沒辦法的。

 

不過會跟我變熟,我覺得是因為,

前幾天在小七遇到他,

他說,家裡很熱,像火爐一樣。這句我有聽懂。

我就叫他站在小七冷氣的出風口下面:

 

「這裡!你就站在這裡不要動就好!這裡最涼!」

 

「讚!好涼!好爽!」

 

於是他笑得很開心。

 

就這樣,他大概覺得我是朋友吧。

 

於是我想,他也算是單純、純樸的人吧?

 

但,要說純樸就是善良,倒也未必。

譬如,聽我媽說,

他會跟人借錢,雖然是小錢,但借了就不還了,

遠遠地看到債主,還會繞路跑掉。

倒垃圾的時候,

他也會裝忙偷懶,所以阿婆們都會唸他。

 

是說阿婆們也都在裝忙,還不都是我在倒。

 

所以,人性善惡真的是很難說。

 

××××××

 

不過,單純的人也有好處,

就是不用認真跟他對話,我是說正面意義的那種不用認真。

上次說了,

反正他講的話,我也只能聽懂4~5成,

不如,我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。

 

「啊,天又黑了」

「垃圾車怎麼還沒來」

「今天熱死了」

 

隨便我說。跟他講話,不必考慮太多,也沒什麼好矜持的。

 

反倒是阿婆們,我跟他們講話,就覺得很累很累。

那就是真的「社交」,所謂左鄰右舍的社交,倒垃圾時間的社交。

 

怎麼累法呢?

譬如說,上次說了,阿婆硬要跟我講里長的單行道政治。

又或者,

阿婆拿出手機,秀給我看他去旅行的照片,

說這個吊橋怎樣怎樣……

 

所以很辛苦。就算是倒個垃圾,也是要戴的社交面具的場合。

就算阿婆問:

 

「吃飽了沒?」

 

我也覺得,問這個是要幹嘛……

 

××××××

 

今天讀完《心理治療入門》。書後附錄的演講,很有感觸。

他說,

像是精神分裂症的病患,即使回到社會,也很艱難。

人家跟他說「今天天氣不錯啊」,

確實,天氣真的不錯。

那麼,「你要我說什麼呢?要我回答什麼呢?」

他就會開始煩惱了。

 

但是,這也顯示了,所謂我們正常人,

在生活對話中,是多麼隨便。

反正只是戴著面具在社交,就隨便問、隨便答就好了。

 

真的是!

於是我在想,反正一樣是隨便問,隨便答,

還不如跟我傻傻的「卡位之友」亂問亂答吧!

跟他講話,反而沒有社交的焦慮。

 

××××××

 

然後呢,雖然這樣講,但社會也不全是都是壞人吧。

昨天,垃圾車來了,

我招手說「這裡這裡」,司機還跟我敬禮呢。

這到底算不算是社交?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rubo 的頭像
rubo

rubo's blog2 2006.6.4~2013.9.2~2023.5.1~

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