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以前常常會遇到這種情形。

下課時,小朋友拿著勞思光過來,想問問題,

但是他看著黑板(後來有投影片),

眼珠子從左上轉到左下,再從右上看到右下,

還是不知道要問什麼。

 

對,代表性的人物,就是已經畢業很久的×瑜。

 

於是他說要問題,但不知道要問什麼;

 

「老師,你可以從頭再說一遍嗎?」

 

我說,「當然不行啊!你要有具體的問題啊,看是哪裡不懂。」

 

但是他們就會當機。

 

這些呢,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。我解脫了,萬幸萬幸。

 

不過前幾天翻《臨濟錄隨想》,看到這個故事,又讓我想起這些往事:

 

「時睦州(道明)為第一座,乃問:『上座在此多少時?』

師(臨濟義玄)曰:『三年。』

州曰:『曾參問否?』

師曰:『不曾參問。不知問個甚麼。』

州曰:『何不問堂頭和尚(黃檗希運):『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?』

師便去問。

聲未絕,檗便打。」

 

這個我通識也有講喔!不過因為是通識,所以是當笑話講。

意思是說,

臨濟義玄在黃檗希運門下,已經3年了。

師兄睦州道明問他,你有沒有去問過老師問題呢?

義玄就說:

 

「沒問過耶。我也不知道要問什麼。」

 

於是師兄就教他,不如就問「佛法的大意」吧?

義玄就去了。

沒想到,問題還沒說完,就被老師打了。

 

對,我當年怎麼不怎麼做呢?

 

場景可以改成這樣:

 

學長(×安飾演):「學妹,你不懂的地方,有去問老師嗎?」

 

學妹:「沒問過耶。我也不知道要問什麼。」

 

學長:「不如去問思想史的大意吧?」

 

學妹:「好。」

 

於是就來問了。但話還沒說完,學妹就被我揍了。

 

「當然不行啊!你要有具體的問題啊,看是哪裡不懂。」

 

××××××

 

不過,看《臨濟錄隨想》,據說在禪宗傳統裡,

義玄這句「不曾參問,不知問個甚麼」,評價很高耶!

也就是說,

這是我與疑問一體不分的表現。完全融入疑情中了。

換言之,如果問題還可以用言語表現的話,

那就表示這還是戲論。

 

所以小朋友問不出來,也是好的!

同時,相對地,我也不應該回答啊,

打是不行啦,

但是貼出來給大家參考,這樣就對了!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rubo 的頭像
rubo

rubo's blog2 2006.6.4~2013.9.2~2023.5.1~

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