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,是說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教育方法……

找不到了,總之看了之後,有點感想。

 

先說蘇格拉底好了。

正好《世界哲學史》提到他的一章,講到他對「派地亞」的革新,

大家有空自己去看。

大家都知道,他的方法是「辯證法」,但問題是,實際的操作:

 

「蘇格拉底是在『廣場agora專心談話以度過時間」(申辯篇),……

『不分年老年少、異邦人或城裡人,也不分有錢人與富人』,

和他們『一個個』不斷對話。」

 

也就是說,這位先生,

是每天,在人來人往的廣場,隨便找到一個人,就和他談話:

如果場景放在今天,大概會是這樣:

 

「嘿,帥哥,你好嗎?打擾一下喔!你認為,什麼是美?」

 

「哈囉,妹妹,你從哪來的?有空嗎?我們聊一聊,什麼是正義,好嗎?」

 

是不是,有點像在西門町,發問卷、還是賣原子筆的可疑人士……

 

這真的是非常地,用支語來說,「社牛」,的行為。

要做到這一點,真的非常需要勇氣!

真的在吃人群恐懼症的藥的我,當然,是沒辦法欣賞的。

試想,你要我到一大群陌生人中間,去搭訕…..

不可能的!

是要我焦慮死嗎!

 

××××××

 

再說孔子吧。

其實孔子的教導方式,可能是學費收了,但不直接、正面教學生的!

《墨子》記載儒家後學就這樣講:

 

「問焉則言,不問焉則止。譬若鍾然,扣則鳴,不扣則不鳴。」

 

君子是這樣的:你問我才回答你,你要是不問,我就不說。

這可能是因為,

《論語》裡面,孔子自己這樣講:

 

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

 

也就是說,如果學生,不是自己已經到了想都想不透的地步,

孔子就不會插手教你。

 

這樣的老師……也就是收了錢,但是讓學生自己去自主學習,

當你學不會的時候,跑來問我,我才會「嗯哼」然後出聲指導一下。

但是,要做到這一點,

真的也是、非常需要勇氣!

因為現在的教學環境,怎麼可能讓你日子過這麼爽!

而且,

真的是人群恐懼症的我,也是沒辦法做到的。

因為,只要接到學生的信:

 

「老師你幾時有空?我有問題想找你討論一下!」

 

排上schedule。之後,我就會開始一直等待、一直焦慮了。

 

所以,真的,我還是不適合教育,當老師,實在太可怕了。

 

××××××

 

說到這邊,到底有哪一家的教育方法,是適合我的?

當然只有佛教啊!

 

《舊雜譬喻經》有個故事,是說,有位比丘,到一對夫妻家化緣。

按照佛法,化到緣後,師父要說法開示。

但那位比丘剛出家,不會講經,不知道如何是好,只好碎念:

 

「苦哉苦哉!」

 

於是那對夫妻就開悟了:「真的,世界一切皆苦啊!」

 

像這樣,不是就很好嗎!

身為老師,會被招待吃一頓,雖然什麼都不會教,

但只要說句「好苦啊!」

學生自己就學會了。

 

這,才是適合我這種社恐人的方法。

 

××××××

 

今天看到一個新聞,說對岸國武漢大學的學生,

因為無法畢業,竟然拿刀到餐廳亂砍,傷了3個人。

太可怕了!

我們的小朋友都在看抖音、小紅書,

受到對岸影響越來越深了,

我看我們這行業、以及我們的學餐,也是不安全啊!

 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rubo 的頭像
rubo

rubo's blog2 2006.6.4~2013.9.2~2023.5.1~

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