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打開很久之前買的電子書《情緒勒索》,蘇珊佛沃的那本。
那時「情緒勒索」這講法正流行,但我買來就忘了。
看了幾頁,情緒勒索的6階段:
要求→抵抗→壓力→威脅→順從→舊事重演→……
這流程,我很熟悉啊,淚……算了不說。
所以看了幾個案例,就不太想看下去了。
於是聯想1:
最近「情緒價值」的講法也很流行,雖然是支語,但很多人用。
我覺得,其實,「情緒價值」就是「情緒勒索」的另一種講法嘛。
怎麼說呢?
因為,從yt上看到的中國短影音來看,用法如下:
「你對另一半,有什麼要求?」
「他必須有車、有房,還能給我提供『情緒價值』。」
這不就是,從要求開始→抵抗→壓力→威脅→順從→舊事重演……
真的好可怕啊。
聯想2:
之前,在情感研究的書上看到另一個詞:「情緒勞動」。
簡單說,就是在工作上,
勞工被要求必須表現出特定的情緒,
譬如說,為了配合職場的氣氛、或配合顧客的要求,
必須要隱藏自己的焦慮、或笑臉迎人。
這,也是被迫提供「情緒價值」,同時,也就是被「情緒勒索」啊。
而且,是來自職場權力的隱性、或顯性的情緒勒索、
甚至是霸凌了。
好可怕,這個世界。
××××××
所以說,不是我想要這樣,
但這個世界真的只能讓我「格格不入」。
為什麼這個世界,大家就不能相安無事,
都要在那邊互相逼迫呢!
自己的情感,自己處理,不好嗎?
為什麼要別人給你情緒價值呢?
我搞不懂啊!
最近,我看對岸中國,出現了一些,諸如先秦儒家情感研究之類的書。
因為情感研究正當紅嘛。
但是,說來說去,還是道家好!
《莊子》說:
「人固無情。」
佛教也很讚啊!譬如說,隨便一數:
「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」,就是根本煩惱,
「忿、恨、惱、覆、誑、諂、憍、害、嫉、慳」,也是隨煩惱,
隨便說,
情感就是煩惱,基本上就不是什麼好事。
那真的是一種病症。
真的是,說到我都要生氣了,害我動了忿恨之情。
留言列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