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這個人如果一輩子連一個恨你的人都沒有,和一個你恨的人都沒有,
我覺得你也算白活了,你的人生太不豐富多彩了。
因為在這個意義上,
意味著所有的事情你都能接受,多噁心的事情你都能接受,
你口味太重了吧?」
這是某本書上說的,書名不好說,
總之,雖然是思想史,但是,是別的領域的讀。
好啦,是理學的書。
先嘆一口氣啊,
果然,真的,氣味不合。
不是啊!
沒人恨,不恨人,不是活得很清淡嗎?
這就是《老子》說的「故不可得而親,不可得而疏」,
相對於此,
有人恨,又恨人,這樣的生活也太戲劇化了吧!
難道是在演三立八點檔!
這才應該說是重口味吧!
算了,總之我不懂哈哈。
××××××
講到這個,就想到我的人生,就是平淡無味。
大家都說我這種日子很無聊,
沒什麼跟人來往,
雖然是休假,如果沒有要開車或是去農禪寺當志工,
每天就是早上逛公園,讀讀書,睡覺,看電視,跑醫院。
連同事和小朋友,都問過我一樣的問題:
「老師,你是不是除了臉書上的朋友,就沒有朋友了?」
「是……」
就算是從前到現在,實體認識的朋友,現在也只會在臉書上出現……
不過看了這書上的話,難道,
我要去找個人來恨我?然後,再去找個人來恨?
我怎麼覺得,
要完成這個任務,好像必須成為渣男的……
那不然我徵求一下好了,
不對,我不敢,
萬一真的有實體之人來恨我,我怕。
××××××
最後稍微來點弗雷格的悲傷。
他本來覺得,「任何自洽的條件都可以用來確定一個集合」,
然後大家都知道,這件事被羅素狠狠傷害了,
害他非常難過。
所以,也可以這樣理解這件事:「愛我的人,都是不愛別人的人」。
愛我嗎?但他不愛別人;
不愛別人嗎?但他愛我。
所以,根本自相矛盾啊!
結論是,沒有人愛我。
結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