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這樣一個可愛的故事。
《增壹阿含經》卷20,說到佛的弟子賓頭盧尊者想渡化老母難陀:
「爾時,尊者賓頭盧到時,著衣持缽,…從老母難陀乞食。
是時,老母見賓頭盧已,極懷瞋恚,並作是惡言:『比丘當知,設汝眼脫者,我終不乞汝食也。』是時,賓頭盧即入三昧,使雙眼脫出。」
賓頭盧尊者向老母難陀乞食,但老阿婆不給,
甚至說:
「看什麼看!就算你看到眼珠子掉出來,我也不給你吃。」
於是,
賓頭盧立刻展現神通,讓眼珠子掉出來。
接下來依此類推:
阿婆更生氣了,又說「正使沙門空中倒懸者,終不與汝食」,
賓頭盧就空中倒懸;
說「正使沙門舉身煙出者,我終不與汝食」,
就舉身煙出;
說「正使沙門舉身燃者,我終不與汝食也」,
就舉身燃;
說「正使沙門舉身出水者,我終不與汝食也。」
就舉身皆出水。
最後:
「老母見已,復作是語:『正使沙門在我前死者,我終不與汝食也。』是時,尊者賓頭盧即入滅盡三昧,無出入息,在老母前死。」
阿婆說,「就算你死在我面前,我也不給你吃!」
賓頭盧就真的死了。
老婆婆嚇壞了,最後才說:
若「沙門還活者,我當與沙門食。」
一聽到阿婆這麼說,
賓頭盧即從三昧中起,活過來了。
故事就是這樣。
只是化緣化到這樣,是不是有點耍無賴、死纏爛打的感覺?
而且,
對方說眼珠子掉出來才掉出來,
說舉身出水才出水,
幹嘛這樣慢半拍?有什麼用意嗎?
同樣的故事也出現在《五分律》卷26,
略有不同。
這邊是賓頭盧舉身煙出,阿婆才說「舉身煙出亦不與汝」,
舉身火燃,阿婆才說「舉身火燃亦不與汝」。
次序不一樣。
就合理性來說《五分律》比較正常,
但是,
總覺得《增壹阿含經》比較有趣。
××××××
故事中,老母難陀正在做餅。
其實下文還有一些餘波,
老母想做小餅打發賓頭盧,沒想到賓頭盧又顯神通,
讓餅越做越大,一發不可收拾。
坦白說,
把「餅」換成「美味蟹堡」,這就是個海綿寶寶的故事了。
而且,
能夠「舉身煙出」、「舉身出水」,
除了身上一個一個洞的,
也不會有了啦!
××××××
所以,佛的弟子們雖然都是解脫的羅漢,
但其實都還蠻搞笑的。
也許所有人看到這個故事,
都會有種「你是在搞什麼」的感覺吧。
故事最後的結果是什麼?
「佛以是事集比丘僧,問賓頭盧:『汝實爾不?』
答言:『實爾,世尊。』佛種種呵責已,告諸比丘:
『從今不聽現神足。』」
結果賓頭盧被佛陀痛罵了一頓,
從此規定不准顯露神通。
- Jul 30 Mon 2012 16:18
美味蟹堡與賓頭盧尊者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