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中。翻開很久之前買的阿德勒《自卑與超越》,
開始沒多久就讀到以下的話:
「『人生意義』的真正意義是具有普遍性的,
即可以與他人共用、絕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意義。
…由此可見,
人生的意義即『對整體做出貢獻。』
…人生的真諦就在於奉獻與合作。
那麼,另外那些拒絕與他們合作,對人生意義另有理解的人,
那些總想著『我應該怎麼逃避生活』的人呢?
他們留下了什麼?
他們沒有給人類留下任何有益的東西,
他們不但人已死去,就是人生價值也沒有得到任何展現。
…
就好像地球早對他們有所安排,對他們早有最終的評斷:
『你一無是處,在這裡,你的憧憬,你的奮鬥、你所崇尚的價值觀,
還有你的思想和靈魂都沒有用處。
人類不需要你,任何東西都不需要你。
你不配活著,沒人希望你在這裡。
滾開吧!快點去死!從此消失吧!』」
費力打字打了一大篇,
是因為看到這個,我也只能苦笑了;
這種觀念,真的不知要從哪裡講起啊!
這麼「正面」的人生觀,
難怪榮格說阿德勒的心理學,是外向型的人會做出來的那種心理學。
於是這種思想,
只能落在非常生活、非常表面的層次,
真的是拿他沒辦法。
真的是不行。不行(搖頭)。
不過這個書真的很好讀,因為沒有什麼深入、困難的部分,
一下子就可以咻咻~的讀完。適合殺時間。
××××××
不過呢,
所謂「人生的意義即『對整體做出貢獻』」,
這個,我好像也是不能說沒有貢獻喔!
本週,搭國光客運的時候,劃位劃在23號,
也就是在新車型的廁所旁邊。
於是事情就發生了。
車行中,一位小姐走過來,想上廁所,
但是不會開門。
她用求救的眼神看我,於是我只好說:
「要用力推廁所的門,對,用力推,用力推,用力!再用力!」
過一陣子,又有一位阿婆走過來,想上廁所,
但是也不會開門。
她也用求救的眼神看我,於是我也只好再說:
「要用力推廁所的門,對,用力推,用力推,用力!再用力!」
之後,又有一位............
好。所以我變成管廁所的了。
說起來也很奇怪,這種事真的是!
之前我好像也抱怨過,不知道為什麼,
例如,我明明好好的在高鐵站排隊等台灣好行,
就一定有人把我當成南投客運的工作人員:
「先生,去××要在哪裡坐車?」
我怎麼會知道啊!
但是這種事情常常發生。
所以我也算是有奉行「人生的意義即『對整體做出貢獻』」吧。
××××××
於是,今天我想點播一首歌:
黃乙玲的「誰人敢掛無事牌」:
「何必埋怨運命好醜,何必鬱卒在心內;
落土八字由天來安排,誰人敢掛無事牌。」
所謂「掛無事牌」,
原本是沒出事、沒遇到意外困難的意思。
誰人敢掛無事牌,
就是說人生總有風風雨雨啊。
不過,單只是從字面看的話,
也可以把「掛無事牌」當成是閒閒無事。
這樣看的話,
人生要是能高掛無事牌,不是很好嗎!
但是,阿德勒就不會這樣想了,
這個人一定要叫我奉獻!奉獻!奉獻!
黃乙玲的歌在這裡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