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讀《六朝隋唐佛教展開史》,真的是佩服!

譬如說,講到真諦三藏的翻譯,

不知為何,明明是梵語的詞,他卻要用漢語的方式拆字解釋;

像是《佛性論》:

 

「潤滑者,潤以顯其能攝義,滑者顯其背失向德義。

譬如水界亦有二能:一則能攝散物,唯滑不澁故。」

 

潤滑就是snighda的譯語;

將他拆成潤、滑來解說,是毫無道理的,

這反而很像是漢語母語者,解經時望文生義、或「格義」的作法。

至於身為印度人、明明通曉梵文的真諦,

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

答案,就請自己去看書囉!

 

不是啊,重點是,真諦大師還講得頭頭是道:

他說,就像水一樣,

水會潤,因為水會包覆;水會滑,因為水能使之不澀。

原來如此!這就是潤滑的作用!

 

所以,當我看到「潤滑」這邊時,是大笑不止!

沒想到在佛法中,也可以看到對於「潤滑」的認真討論!

正好,

上上學期的課,是請大家讀真諦譯《攝大乘論》,

於是我就把截圖發給上課的同學了。

 

於是×吟說:

 

「好恐怖

暑假還要補課」

 

一定要的啊!佛法無邊!

 

××××××

 

是說,船山徹老師的研究,應該算史學的路線吧,

真的是很厲害。

看了書就知道,要做出這種研究,天啊!

腦海中是要記得多少東西、要整合多少資料啊!

 

而且這不是說,把資料記下來、存在電腦裡就好了,

而是真的必須在腦中去統合,否則資料根本沒用。

所以,

像我現在,讀什麼忘什麼,就算寫了word檔案,也不會記得。

更糟的是,根本不記得有這個檔案,

就算發現有檔案,也不記得裡面我存了什麼!

這都是真實發生的慘劇啊。

 

總之,這就是真正的權威學者的實力,

而我現在要來滿心佩服地繼續讀完這本書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rubo 的頭像
rubo

rubo's blog2 2006.6.4~2013.9.2~2023.5.1~

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