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說《大智度論》這故事。因為「經」提到一個女子,名叫恒伽提婆。
於是,「論」的部份就開始解釋了。
他是這樣說的:
「問曰:何以名為『恒伽提婆』?
答曰:『一切皆有名字,為識故,何足求義?』」
意思是,
問:為什麼她叫恒伽提婆呢?
答:阿就名字啊!名字知道是誰就好,問那麼多幹嘛!
說起來也很好笑,理論上,這是作者龍樹的自問自答。
雖然是自問自答,但龍樹菩薩是不是被問到生氣了?
「問那麼多!煩死了!」
可是事實上,整部《大智度論》也是很囉唆。
常常自問自答,問什麼呢?
啊這裡為什麼要講這個呢?這個前面有講過,為什麼還要講呢?
對啊!這種問題有什麼好問的?
真的是,看了都覺得累。
不好意思龍樹菩薩,我謗菩薩了,罪過罪過!
但這種情況總之就是問到太繁瑣了。
譬如說,如果你整天在問這種問題,拿個大家最熟的課文來說好了:
「老師,為什麼朱自清的爸爸要買橘子,為什麼不買便當?」
之類。身為老師一定會煩死吧。
××××××
講到這個,是因為今天小朋友去考教師。
聽他們說到題目,我也覺得……問這個,啊?
題目是不是不能講?
總之,是關於《左傳》的題目。
於是我就說:
「如果是我,
我就寫『魯桓公夫人文姜與哥哥齊襄公亂倫、並謀殺親夫』!」
不是,我為什麼會這麼感慨?其實,也是因為身受其害啊!
雖然不是像小朋友一樣受那種罪,
但是,
關於××的事,不也是××一大堆嗎?(還是先遮起來好了)
所謂「意見」,是沒東西寫了嗎?
為什麼總是會出現一堆讓人滿頭問號的問題?
就像問「何以名為『恒伽提婆』?」一樣,
只會讓人生氣而已。
人生真的是,為什麼要互相傷害呢?
所以我說,為什麼覺得很累,就是這樣啊。
不過,比起來小朋友還是比較可憐啊。
至少不用管學生,也不用面對家長。
小朋友×瑜說:
「你哪有管過!!!!!」
我說:
「阿我就不敢管啊,服務業!」